《杏儿熟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

  3 、默读课文,有选择地复述课文内容。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宽厚、善良的美好心灵;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

  在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

  教学准备:

  1、教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课题:杏儿熟了(读题)

  2、杏儿怎么样了?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课题。

  3、出示杏儿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

  二.学习课文1 5节,了解描写杏树、杏儿的内容。

  1、读课文1 5节,划出文中描写杏儿、杏树的内容并指名交流。

  2、创设情境,说话练习:现在你就是这棵杏树的主人,请你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棵杏树。(学生准备,指名交流)

  3、思考:如果你是过路人,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邻居家的孩子,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三、学习课文6 9节,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一)、初读课文6 9节,说说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学生自由读,说话练习:杏儿熟了, ,奶奶不仅 ;反而 ,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 。

  (二)细读课文6 9节,感悟作者的前后变化。

  1、读课文6 9节,这件事中作者的态度或行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并出示相关句子解读: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

  ①“没好气”什么意思?让学生能没好气地再说一遍。

  ②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对小淘气他们来偷杏儿的态度怎样?

  ③作者不愿意让小淘气他们吃到他家的杏儿,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①这一句是写我怎样?

  (三)研读课文6 9节,感悟奶奶的言行与品质。

  导入:那么作者前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谁在影响他?

  1、迅速默读6 9节,划出描写奶奶言行的句子。

  2、学生交流并出示相关句子解读:

   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①这情景讲奶奶干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如果你就是小淘气,你会对奶奶说什么?

  ③现在你就是那位小淘气,用你的语气说说奶奶当时是怎样做的?(注意人称的变化)

  ④看到这情景,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⑤齐读句子,表现自己的感动。

   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不一会儿,打了二十多个。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①这段话讲什么?(打杏儿,分杏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孩子们吃着奶奶分给的杏儿,味道怎么样?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

  ③看着孩子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心里觉得怎样?

  ④齐读句子,表现奶奶高兴的心情。

   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①这段话讲什么?

  ②听着奶奶“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话,“我”似懂非懂,不过,在奶奶感召下,我照奶奶的吩咐,怎样去做了?

  ③说话练习:第二年,杏儿又熟了,我把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他们 ,我的心里 ;我把杏儿送给乡亲们尝个鲜,乡亲们 ,我的心里 。

  ④从说话练习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⑤说话练习:我给孩子们送去了熟透了的杏儿,也送去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我收获了____________ ______,也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明白了 。

  ⑥齐读奶奶的话。

  四、总结课文。

  1、作者通过这件事,他收获了一个道理,他长大了。作者用《杏儿熟了》为题,不仅写出了杏儿的香甜,还包含着自己的长大、成熟。再读课题。

  2、出示下列名言,齐读: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分享劳动的果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快乐与大家共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

  成功大家分享才快乐,快乐大家分享才幸福。

  板书: 19 杏儿熟了——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我” 很不愿意 主动分杏儿

  奶奶 扶小淘气 打杏儿,分杏儿

  (善良,宽厚)

  课后作业:

  1、文中的奶奶是个 的人。

  2、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发生过许多类似“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事情,请写一件。

  3、仿照“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 吃才甜” 的句式写两句话。

  如:有球大家玩才快乐。

  《杏儿熟了》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宽厚、纯朴、善良的品格。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朗读课文为主,在自主学习和反复朗读中去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为了让学生感悟奶奶的慈爱、宽厚,我让学生先找出“我”在这件事中前后态度的变化,然后通过解读文本内容来引申出奶奶对待小淘气的态度的词句,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在学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在交流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从而迸射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活跃。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是本文的中心句,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通过两次说话训练,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认知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触及心灵,自然而然的进行感悟和体会。

  另外,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而课文的复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就有意识地不露痕迹地将文本的复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对“杏树”内容的复述,我要求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介绍杏树;如奶奶如何关心爱护偷摘杏儿的小淘气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淘气的身份说说奶奶是如何做的。通过训练方式的稍微变化,不仅达到了复述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本课教学目标虽然圆满达成,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研读感受到了奶奶善良、朴实的好品质。然而如何正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火花,借助学生的思维来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将课内的深刻和课外的丰富相结合,内化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在三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今后我将不断去学习、努力、实践,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教案   杏树   小淘气   宽厚   课文   香甜   果子   句子   奶奶   教案设计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