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化学《醛》教案设计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二 节 醛、酮及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 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 酮的练习讲评

  2、教学目标:

  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 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 要化学性 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  醛

  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 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

  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 究乙醛的还原性。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 mol 醛基(—CHO)可还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 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题: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HCHO  B.CH3CH2CHO  C.HOCH2CH2OH  D.CH3COOH

  答案:C、D

  小结:乙醛的反应中“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3-5】乙醛的银镜反应

  实验关键:为使生成的银能很好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可先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 min,以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硝酸银溶液要新配制 的,若放置太 久或酸性太强实验效果都不佳;氨水要稍过量一点,保证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应先产生白色略带棕色的沉淀,然后再继续滴加氨水使沉淀溶解;若溶液始终澄清,则说明药品的浓度、用量有问题,或试剂放置太久不宜再用。

  【实验3-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关键: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NaOH要大大过量于CuSO4。试剂要用新制的Cu(OH)2,否则Cu(OH)2悬浊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影响实验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步步高   官能团   化学方程式   乙醛   新制   化学性质   溶液   课时   性质   化学   结构   教案设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