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物理基本粒子的教案

  第四节 “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4、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

  前面我们提到要了解宇宙起源需了解物质的组成的粒子,这是因为在物理学中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量子理论,与研究宇宙的理论竟然相互沟通、相互支撑。

  阅读教材(第105页“宇宙演化”)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宇宙演化的发展过程。

  (1)宇宙演化过程和恒星演化过程

  宇宙大爆炸后,“粒子家族”(宇宙形成之初):10-44秒后,温度1032,产生夸克、轻子、胶子等

  10-6秒后温度1013,夸克构成了质子和中子等(强子时代) 温度为1011时,少量夸克,光子、大量中微子和电子存在(轻子时代) 温度109时进入核合成时代 温度降到3000时,电子与质子复合成氢原子 冷却,出现了宇宙尘埃 密集尘埃 星云团 开始发光 一颗恒星诞生。

  恒星收缩升温 热核反应成氦 氢大部分聚变为氦 收缩 氦聚合成碳 …(类似)直到产生铁元素。

  恒星最后的`归宿:

  恒星质量小于太阳1.4倍 白矮星

  恒星质量是太阳1.4~2倍 中子性

  5、课堂练习(可选为例题)

  练习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由被称为μ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μ夸克带电量为2e/3,d夸克带电量为-e/3,e为元电荷,则下列论断可能的是( B )

  A.质子由1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μ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μ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练习2: 介子衰变方程为: π-+π其中 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半径R-与Rπ-之比为2:1(π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C)

  A.1:1

  B.1:2

  C.1:3

  D.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基本粒子   夸克   介子   质子   中子   恒星   粒子   轨迹   宇宙   温度   物理   高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