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乘与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巩固两位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2. 能力目标: 通过估算积的大小,使学生体验抓住重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除法试商、调商的方法。 “格子算法“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理,促进计算方法的掌握。

  3. 情感目标: 学习“格子算法”,了解前人数学的成就,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 以闯关情景和激励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法、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除法试商、调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一道道难关等待你们挑战,你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每过一关请同学们为自己加上一颗星,我们比一比,最后谁的星最多。

  【创设情景,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乘除复习

  〔1〕编题目,估答案。

  1. 师:我们先来闯第一关。以小组为单位,用“9、8、4、3”这四个数字,尽可能多的编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

  汇报交流:98 43 98 34 94 83 49 83 93 84 93 48 89 43 89 34 94 38 49 38 39 84 39 48

  师:在编出的题目中,你们估一估、哪一题的得数比较小,哪一题的得数比较大?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通过估算得出:38 49和39 48都可以估算成40 50,都比较小。 94 83和93 84都可以估算成90 80,都比较大。

  小结:只要两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比较大,即因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要尽量大,这样得到的积就比较大。两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比较小,即因数最高位上的数字尽可能的小,这样所得的积就比较小。

  【此环节引导学生编题有序思考及理解积的大小主要是由因数十位上数字的大小决定的`。】

  〔2〕复习乘法计算方法。

  师:“93 84”和“94 83”,这两个算式的积估算后一样大。那么,到底哪个算式的积大呢?我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算出积的准确数来比一比。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笔算:93 84 94 83 并讲出计算的方法。 计算后得出93 84的积比较大。

  【如果学生学习情况比较优秀,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这两个数的差越小、乘积越大,这两个数的差越大、乘积越小”。为后继学习“谁围出的面积最大”这一内容作铺垫。】

  2. 出示“56 734”请学生竖式计算,学生练习后,可能出现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

  板书: 56 734 734 56 师:你觉得怎样列竖式,可以使计算比较简单一些?为什么?

  3. 选择课本64页的第二大题中82 65、75 650、705 65三题让学生练习,并用计算器检验。做得快的可以再选做第二大题中其余的练习题。

  【选择各种题型练习,引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处理,减少计算的步骤,使计算简便,针对学生易错情况及时予以分析。同时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3〕复习除法计算方法。 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过了两关。接着我们就进入第三关

  1. 出示:在数字卡片9、2、7中任选一个数字填入“298 3 ”的 里,组成除法算式,并估计商分别是几?想一想,这些商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 师:为什么无论在 里填上几,商都是一位数? 里无论填几,除数3 总比被除数298的前两位要大,所以商总是一位数

  3. 师:如果 里填入7,计算“298 37”这题,你是如何调商的? 如果初商较大、要调小,如果初商较小、要调大

  4. 师:三关你们都顺利闯过了,现在我们继续闯第四关。

  出示:在“ 98 39”的方框里分别填上1、3、4,估一估它的商分别是几位数? 请再算一算,和你的估算是否一致。

  5. 出示:竖式计算并验算 728 56 4110 47 6554 65

  师:我们可以通过“商 除数 余数”的关系进行验算,既可以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

  【通过估商、试商、调商,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各种数学知识的综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良好计算、验算习惯。】

  三、课堂总结

  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 统计一下,今天你得了几颗星?如果没有你预期的多,我们在回家作业中继续努力。今天回家作业有完成课本第64 66页中,你没有完成的题目。老师会根据你完成情况,给你加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除数   算式   除法   因数   乘法   计算器   计算方法   数学   数字   教案设计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