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内容,领悟文章的主旨。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我”的使命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广告:“好吃点,你就多吃点!”你觉得创意如何?

  二、走近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三、写作契机

  本文写于1985年。写作契机有二,第一,作者全家人有一起散步的经历;第二,一美国朋友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四、字词知识 熬( ) 酷冬( )各得其所( )

  五、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准确、整齐地朗读课文。

  2、快速抢答

  (1)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关键人物是谁?

  ⑵散步的季节?

  ⑶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3、第一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篇散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散步为切入角度展现“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的和睦关系,表现了中年一代对于生活的责任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 品读课文

  问题1 为什么我决定要委屈儿子?

  问题2 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问题3 为什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问题4 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个世界”?

  问题5 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七、感悟亲情

  1.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2.欣赏古诗

  《游 子 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八、拓展延伸(写作指导)

  1、取材于生活 2、平实的语言 3、景物的描写 4、挖掘出道理

  九、布置作业

  你们学习本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1、懂得尊老爱幼。2、学会借景抒情)

  写一段话:与家人的一次愉快经历,要借景抒情,要有感悟。

  十、教师寄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教案   中国作家协会   重庆   主旨   中文系   课文   景物   亲情   本文   关系   教案设计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