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可爱的鼠狐猴》教学反思及分析

  我讲的是《可爱的鼠狐猴》第二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引导学生体会鼠狐猴特点的同时渗透写作方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准备。孩子们喜欢小动物,所以特别地爱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回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本节课在设计和讲解的过程中有以下优点。

  1、激趣导入,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愿望。

  孩子们没见过鼠狐猴,只是在第一课时中通过文字对鼠狐猴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当活泼可爱的鼠狐猴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让学生与鼠狐猴打招呼,一下子就缓和了课堂上紧张的气氛,孩子们就喜欢上了这只小巧、灵活的猴子。就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2、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能力。

  三年级课标中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学《可爱的鼠狐猴》这课时我紧紧遵照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鼠狐猴的小巧玲珑,灵活无比。让学生先找重点句子,而后让学生抓重点词语。如:“鼠狐猴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蹦到柜顶上。”这两个“一会儿”表示的时间短,说明鼠狐猴非常灵活,而且调皮可爱。“鼠狐猴一蹦1米多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高理解。“一只、几个、折腾得满头大汗,无可奈何”感到鼠狐猴真的是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又如:对比“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很小,体重4克。”“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小得可怜,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体重才4克。”两句话等,让学生比较那句好,为什么?抓住“可怜、花生米、才”等词来感受鼠狐猴的小。

  3、在讲解时渗透写作方法的介绍。

  如第二段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写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又如“刚生下来的鼠狐猴小得可怜,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体重才4克。”拿鼠狐猴与花生米得大小作对比,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鼠狐猴的大小有个清晰地表象。再如:“刚生下来的,体重才4克,长大后,体重50克”这种数字说明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而后教孩子怎么用。

  4、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学生对鼠狐猴还是很陌生的,基本上没有见过,所以本节课出示了大量的鼠狐猴的图片,如:介绍样子时,让学生边介绍边看鼠狐猴的图片。在如:三天过后,它可以在人的`大拇指爬上爬下。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文。

  但是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本节课,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和谐融洽,生生之间的交流较少。生生之间的交流放在突破难点上就好了。在突破难点时由于学生对炎热多雨印象不深,想象打不开,只停留在一点上。

  第二,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处理上只注重了灵活无比,而忽视了小巧玲珑的处理,学生理解小巧玲珑很难,我如果把“小巧玲珑”通过三个意向让学生结合上下文选出意思来就更好了。

  第三,在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怎样介绍动物园里的可爱鼠狐猴呢?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就更好了,在前边的小导游比较拘谨,缺少老师的适当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可爱   小巧玲珑   花生米   词句   课文   课时   北京   会儿   体重   灵活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