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第一课是著名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由于歌曲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使文中蕴含一些特定背景下的东西,然而这些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无疑是遥远的,从而加大了理解课文的难度。那该如何点破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一句是本文的教学难点。这里的“谁”指的是谁?如何让学生接受或体会到呢?今天在课上学习第2小节第1句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太阳”指的是什么?经学生讨论后“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这个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得出来。而“太阳”指什么就众说纷纭了,什么答案都有,父母、老师、工人、革命先烈、太阳、红军……但是他们没有能够说出“太阳”指的是我们伟大的党。我认为这也很正常,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回答确实是有难度的。这时我为学生清唱《北京的金山上》中“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并告诉学生我们经常把党比作“太阳”。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面的“谁”,学生们就马上联想到是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点破难点,让孩子容易接受,其实在于选择其恰当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北海   少先队员   经学   金山   红领巾   上册   难点   难度   太阳   儿童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