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教学反思

  《林则徐虎门销烟》这篇课言文是小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利用这课的史实,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十分重要。“虎门销烟”又是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反帝斗争的序曲,是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的教学中,讲清楚禁烟与x片战争的关系,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点和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生很容易滑入一个误区,即把禁烟和x片战争看成是因果关系。下列三种表面现象是导致这种错误观点的原因:一是在时间顺序上,禁止x片在前,x片战争在后,很容易滑入前是“因”,后是“果”的思维误区;二是在关系物上,禁烟关系物是“x片”,接着发生的战争名称就是“x片战争”,学生容易由“禁止”与“反禁止”的矛盾中,理解为“因”与“果”的关系;三是在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国家上,走xx片,主要烟贩是英国人,禁止x片受打击最重的是英国奸商,x片战争的发动者,又是英帝国主义者,这也使学生容易滑到“因果关系”的思维渠道。要使学生明白爆发x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中国人禁止x片造成的这一正确观点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即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排除干扰因素和枝蔓细节,看清事情的本质;二是具有较强的“筛选力”,即从若干现象、若干矛盾中,找准最主要的`因素,找到代表事物性质的主要因素和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三是具有较强的“剖析力”,即在分析、研究事物呈现的各种表像时能层层递迸,步步逼近,找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更不是凭着“大概”和“可能”等模糊语言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经过认真分析,就向学生提问:爆发x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小学生会这么回答:是因为中国“禁烟”。出现这个答案并不奇怪,因为只具初浅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是不由自主地滑入误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防止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教师不应当过快过早地提问“爆发x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精心设计若干问题,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渐认识事件的本质。

  第一步,让学生深刻认识x片的危害。x片是毒品,首先直接危害吸x鸦x的人。x片使他们“身体变得很瘦弱”,由于上了瘾,就要花钱去买x片,结果弄得家产耗尽,甚至做贼偷盗,败坏社会风气。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x片的危害能有一定的认识。再讲x片对中国的危害。教师要引导学生抓装生产”、“体质”、“军队”和“白银”四个词思考x片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体质,军队战斗力削弱了,大量白银流到了英国殖民者手里,这些现象不正说明了中国的人民和国家都受到x片的严重危害吗?第二步,要求学生弄清楚英国在中国走xx片的真正目的是为掠夺白银。第三步,引导学生理解禁止x片的必要性。既然x片一害人民,二害国家,中国人民禁止x片,就是正义的行动,是必然的措施。学生应沿着这一思维渠道发展,形成憎恶x片、仇恨帝国主义的强烈激情。

  第四步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学生明白了英国走xx片的罪恶目的之后。

  再让他们仔细思考:如果不能走xx片,英国的目的还能不能达到?它会不会轻易放弃这个目的?如果它坚持要达到目的,还能有什么办法?通过环环紧扣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既然英帝国主义的罪恶目的是掠夺中国财富,一旦走xx片的办法行不通,它就要用发动战争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为了突破难点,可以打个比方:有一个坏蛋闯到你家中,他拿着破烂东西一定要你买,如果你坚决不买,他就拔出刀来要抢你家的钱。我们绝不能说,因为不买他的东西,所以他才抢钱。

  英国走xx片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当我们禁烟,不准他到中国卖x片时,他就开军舰、派军队来挑起战争,目的还是为了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跳过了障碍,绕过了误区,加深了理解。这时,可以水到渠成地提出:英国发动x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会完整地回答:因为英国不能用走xx片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就用战争的办法来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虎门   深刻性   目的   英国   中国   本质   事物   思维   战争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