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想与反思范文

  今天是开学第一堂语文课,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颇有感触。课上尝试了王自文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人李白的了解,而且体会到了他当时的.心情。

  一、读诗知大意

  让学生把整首诗读正确读通顺之后,就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的心情,孩子们都能一语道破——李白孤单寂寞。

  二、提问知处境

  理解一二句诗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鸟儿飞走了,云儿飘走了,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让李白倍感孤单呢?

  一个孩子说:“可能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关。”感叹孩子的聪明,会思考会联想。

  顺着孩子的思路,我出示了李白当时正值被贬官离开长安十年之际,了解李白的遭遇及处境,助推了学生对全诗的理解。

  三、想象知内心

  最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学生想象:李白深情地望着敬亭山,他会轻轻地对敬亭山说些什么?(生:敬亭山呀敬亭山,只有你还陪伴在我身边)敬亭山深情地望着李白,它又会轻轻地对李白说什么?(生:李白,你放心吧!我会永远陪着你,其实还有许多朋友在你身边。)通过想象说话,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李白的孤单与寂寞以及他对敬亭山的喜爱。

  四、回忆促感悟

  最后,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来劝导李白,让他把心打开,让阳光洒满内心。

  还记得《静夜思》(生背),李白,请你不要孤单,当你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你的亲人也在思念着你。

  还记得《赠汪伦》(生背),李白,请你不要孤单,不仅汪伦在想着你,还有更多的朋友在想着你。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生背),李白,请不要孤单,你一生游历这么多的高山大川,它们都会记着你。

  通过三次排比背诵,语言引导,也保护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庐山   下册   李白   四年级   处境   深情   思路   亲人   孤单   内心   孩子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