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巧思妙贴》的教学反思

  在上课前我一直认为设计的环节虽不至于完美但也算是完善了,但却万万没有想到却没能把握好时间。

  让学生看桌面上的材料是为了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我们今天将要用到这些材料,感受到自己组里所拿到的材料的.特点。每个组的材料都不相同,有布、螺壳、锡纸、纸壳这些主要材料,其他材料作为辅助制作,不同的材料制作同一个主题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材料的表现效果不同。每个大组有十位同学,又分成两个小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制作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示范的环节中没有合理利用示范的效果,如果在示范的同时能和学生互动,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好时间。而我却忽视了这样的环节。

  设计两次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二次作业中得到完善作业的机会,有了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能够才能够清楚的知道问题在哪里,如何进行下一步的修改完善。但也因为失误虽然注意到了色彩的搭配却无意去提醒学生修改。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我自身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对于一节优质课而言我的课还差了许多,还有许多要修改完善的地方。但我不会放弃,我知道老师的一生就应该在这样的进步中不断成长,即使成为了全国名家的教师都不曾放弃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前进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锡纸   目的   美术课   巧思   作业   环节   小组   效果   过程   时间   材料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