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龟变魔术课文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而情境则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通过情境教学,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情绪,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发展,进而刺激并发展其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小海龟变魔术》这节课教学,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过程。然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风车图形、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师生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紧接其后的画“干”字等学习任务,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非常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保障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最后的创意拓展环节,让学生尝试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图形或文字,可以引发学生更多新的思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小课堂、中课堂、大课堂”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目的   课文   情境   图形   课堂   思维   意义   教师   情感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