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全面分析


    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成语中也有使用连词的情况,如: 宁缺勿滥、三思而行、好整以暇
    连词是比副词、介词更虚的一个词类,它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群乃至段落,具有纯连接性,没有修饰作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
    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
    汉语连词发展史:(以下内容引自专家专著,欢迎查看作者原文)
    上古时期,开始形成的连词,绝大多数是单音连词,比较集中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复音连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上古时也有,但不多。到近代多起来,并形成一个复音连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更显示出共存与竞争(据王士元竞争变化理论) 的现象,最后成为现代汉语复音连词的定型形式。
    在产生连词的上古时期,就有一些连词搭配组合使用。连词搭配组合使用的大发展时期在近代。现代汉语中的连词组合形式多产生于近代后期的明清时期。本文是站在现代汉语的立场上,讨论连词从“诞生”到现代汉语中的定型这段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正是有了这些发展特点,才使得连词有了当今使用的定型词儿和结构格式。
    这些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兼职者分担 精密化。
    二、同义者竞争 单一化。
    三、异形者更换 通俗化。
    四、同形者自汰 纯形化。
    一、兼职者分担 精密化
    上古早期,连词很少,只有“以、而、且、则、乃、惟、其”等十几个
    到春秋战国时期,连词渐渐多起来,一词兼数职也逐渐分工,用法开始固定化。
    中古以后,职务的分化与分担甚为明显。
    经过近代汉语的职务消长演化,连词分工精细,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运用的连词。
    上古时一个词儿身兼多职,有的一个职务又兼有多种意义,中古以后发生变化,近代汉语变化尤其大,变化的方式是同义竞争与同义替代,变化的结果是“职务分担”,由一个词的多个义位变成多个词。
    兼职分工以后,各词各司其职,有的不担任连词职务了,如“为”。这样,词的职务与词的自身都明确化,精密化了,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经过程。
    下面举“以”和“为”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连词“以”意义变化发展情况
    文言文虚词“以”专练
    文言固定格式“…(有 “何以…为” “奚以…为”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
    “以为”、“以…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短语句词   连词   复音   汉语   介词   组合   副词   精密   现代汉语   近代   职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