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复习与训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复习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
    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三、实例分析
    四、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五、实战演练
    1、辨析有无语病练习
    2、修改病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汉语知识   短语句词   病句   语序   语病   语感   句子   词语   有无   不当   成分   语文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