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种动物》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3.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并会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触角、腹足等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 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3.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放大镜、棉签、菜叶、塑料片、棉线、竹筷、活动手册。

  教师:课件、蛤蜊、河蚌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听儿歌《蜗牛与黄鹂鸟》。提问:黄鹂鸟在笑什么?蜗牛为什么那么早

  就开始爬了?

  蜗牛会爬行,但是运动比较缓慢。想不想来仔细观察下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蜗牛这种动物。(板书课题)

  二、观察蜗牛的运动

  1.观察要求提醒:我们要把小蜗牛请到课堂中来,同学们觉得观察小蜗牛

  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 出示材料:菜叶、塑料片、竹筷、棉线。分别观察小蜗牛在这四样材料

  上是怎样爬行的。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组内相互交换观察。

  3.领取材料,学生进行蜗牛爬行观察活动。

  4.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

  1)小蜗牛在这四样材料上都能爬行吗?

  2)小蜗牛的爬行本领可真大!那小蜗牛是靠身体的哪部分来爬行的?(指

  认蜗牛的腹足)腹足是怎样在不同的物体上运动的?

  3)爬行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观察发现?

  三、观察蜗牛的身体和应激反应

  1. 除了腹足能够帮助小蜗牛爬行以外,小蜗牛的身体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 强调观察要求:安静、仔细观察,轻声交流;观察要有顺序,先用眼睛观察蜗牛的整体和比较明显的部分,再用放大镜观察局部细节。

  3.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认真仔细地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画得真实、完整,越像越好。

  4.按照要求观察并画完蜗牛的小组,老师奖励一根棉签棒,可以用它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5.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6.观察结束,交流汇报。

  1)观察到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教师画图记录:壳、触角(两

  长两短)、眼睛、口、腹足等。谁愿意把你画的小蜗牛展示给同学们看?(投影出示)请学生评价。

  2)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

  3)还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或特点?

  四、小结与延伸

  1. 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2. 小蜗牛和同学们相处得很愉快,还要介绍几位它的好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呢!看,这些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蛞蝓、蛤、田螺、蛏。它们与蜗牛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期待你们有更多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竹筷   棉签   触角   蜗牛   仔细   身体   动物   目标   发现   材料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