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在劳动模范张迎善那双粗糙的大手背后,是这位林业工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2.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欣赏学生仿照《我们的手》创作的小诗。

  二、导入

  1.板书课题。

  2.回顾初读课文中的问题。

  (1)这是谁的一双手?

  (2)张迎善是谁?

  三、新课教学

  1.学生自主质疑:

  (1)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

  2.结合学生问题进一步阅读课文。

  (1)这双手什么样?

  自主学习:默读描写这双手的样子的段落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双手的样子:黑、硬、伤痕累累、大、粗

  这双手活像半截老松木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这双手为什么这样?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到,张迎善为了绿化小兴安岭,在不计其数的种树过程中,把自己的双手磨得伤痕累累,活像老松木。从而感悟到张迎善的'高尚情怀。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文的感受

  提问:现在你认为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

  4.总结全文。

  四、安排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五、板书设计

  一双手

  张迎善的手

  ()的一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小兴安岭   小诗   双手   词句   课文   伤痕累累   高尚   情怀   好处   重点   优秀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