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编者将这篇课文选编在这里,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二、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特拟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出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

  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钱塘江   大潮   课文   难点   四年级   认知   顺序   教材   目标   作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