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体的联想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几何形体的联想》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中最新设计的创新思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首先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本课据此设计,意在促进学生对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依托学生熟悉的几何形体,引导学生进行兴味的联想和创意,进而将创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十四五岁的年龄特点,已经有能力认识立体的几何形体,再加上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很感兴趣,本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非常有必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形体,掌握其结构特点。

  2、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发挥想象力,把几何形体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掌握其形体变化的规律。

  3、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回归于生活。

  教法学法:示范、欣赏、观摩、自主体验。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白板、水彩笔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了上节课教学内容素描几何体锥形的内容,巩固了素描的五大调子的知识。分析了几张锥形结构的'图片,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山、建筑、包装-瓜子袋、家具、工业设计-灯泡、水壶、灯罩、陶艺,为了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教学目的: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引入本课内容,了解其他几何形体。

  二、授新课

  第一环节 欣赏

  1、出示法国画家塞尚的话,即一切物体的形态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

  2、通过对石膏几何体结构的分析,认识几何体。

  3、通过欣赏俄罗斯绘画大师马列维奇的《雨后乡间之晨》,了解将画中的风景用几何形体概括的方法,理解自然中的形态。另加入几幅其它作品,使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加深映像。

  第二环节 示范

  人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吗?试想可以分成几部分?各类似哪种几何形体?使用白板给学生示范了用圆球或立方体概括人体。向学生说明表现方法。

  第三环节 学生课堂练习。

  1、画大小不同的圆联想到圆柱。

  2、画大小不同的相似长方形联想到长方体。

  3、画大小不同的相似三角形联想到三棱椎。

  教师查看学生作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提升、拓展知识、推出透视概念,画教室(立方体内部)中的物体,这是一个难点,引出下一课的学习点。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连贯语不太清楚。

  2、到示范和练习环节课堂秩序有些乱。

  3、在示范环节有学生不能理解到位。

  原因分析:

  1、在表述上没仔细想,应该多提炼语言。

  2、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可维持20分钟左右。

  3、学生年龄及个体差异,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形体   几何   几何体   立方体   锥形   素描   环节   形象   结构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