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二

搭 石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
执教: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王玲湘老师
记录:本人在武汉现场匆匆记录,未作任何修改。
说明:本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实乃难得一见的好课!

课前:课件展示江西的名胜古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跟王老师说的?
一、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介绍作者的家乡,引入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准,并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交流:
(1)知道什么是搭石吗?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指名读,出示句子。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样过溪的?
引读:人们出门工作,必须……
人们走亲访友,必须……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人们的生活怎么样?(麻烦、累)
(3)再齐读课文写“搭石”的句子。
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生1:方便
生2:不仅方便,而且增加了邻里友谊。
生3: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研读体悟
1、默读2-4自然段,找找家乡人走搭石的景象,想想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 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指名读词语。
像搭石一样练读课文。
什么叫“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的?(有感觉,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我们带到画里?)
音乐起。谁能读出诗一样的味道来?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指名读,齐读。
2、这一行人走出了音乐美,的确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行人走是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么样的呢?
找到相应的句子。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灵很美,是一种互相谦让的美)
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这种美吧!齐读。
3、如果碰上青年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仔细读,哪个词语在你心中轻轻一擦?(理所当然,伏)你们都有自己的读书感受。
理解“伏”。在甲骨文时代,狗是最忠实的,那样虔诚,那样恭敬。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这个字。
我现在是老人,谁来当当年青人?过了溪后,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不需要)为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想这个老人年轻的时候一定也伏下身子帮助过别人,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这个年青人老了的时候,也必然会有人去背他,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通过这个“伏”字,你感受到了什么?(透过这个“伏”字,我们也看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4、拓展:
假如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
有很多的假如,家乡的人,也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吗?
咱们写一写吧,想一想后再写多好!
四、课堂结语
也许有一天,家乡会铺上桥,建上路,也许搭石有一天会消失了,但是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王玲湘老师说课: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文设计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为主线,从看得见的景美,到看不见的人美,情美,到去发现美,书写美。
二、扎扎实实求发展。比如“伏”字的教学。注重朗读。注重默读,边读边圈边思考,使孩子在读书中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
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搭石”。我有了“搭石”走到了今天,将来我将努力做好青年教师的“搭石”。


(bs178.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踏踏   绰绰   课文   人影   句子   理所当然   课题   家乡   老人   风景   老师   王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