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课堂实录五

作者:建德市小语网 章旭红等

窗前的气球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淳安县临歧镇中心小学 徐慧红
记录整理:建德市明珠小学 章旭红
建德市洋溪小学 程方乐 谢秀芳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亚”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生病的痛苦和同学关心的幸福。
3、初步懂得珍惜同学间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读通课文,感悟生病的痛苦和同学关心的幸福。
课前准备:
教师:气球及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语文课快乐!
生出现短暂的停滞,继而传来零零散散的不同问好声,“老师好”、“老师,语文课快乐”等。
师:小朋友们,语文课快乐!
生:老师,语文课快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气球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①:气球很好玩。(师:因为气球好玩呢。)
生②:因为气球能飘到天上去,很好看。
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生③:气球很像一个软绵绵的垫子,摸上去很舒服。
生④:气球还可以拿来拍。
(启课的模式非常多,如情趣式、背景式、过渡式等,本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形式导入新课,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玩气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跟气球有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
(课件出示课题:窗前的气球 生齐读。)教师纠正“窗前”的读音。(学生再次齐读)
师: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喜欢这个窗前的气球。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翻到105页,自己去读一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生①:要抬头挺胸看书。(师:姿势要正确。)
生②:朗读课文要响亮。(师:声音要响亮。)
生③:要注意翘舌音、平舌音。(师:要读正确。)
师:老师也提醒小朋友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的“拴”字,咱们先记一记。(学生拼读)
(后面的教学证明,教师的预设是合理的。)
师:现在我们就按刚才自己提出的要求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我发现小朋友有个非常好的习惯,读书时坐姿很端正,这点很了不起。
(低段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读书时的注意点,这对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扎实有效的作用。)
师:老师已经把生字朋友请出来了,你是不是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科、逗、拴、始、猜、亚、呆)
生:认识。
师:那就自己试一遍。
学生自由读生字。
检查:指名读(纠正“猜”,教师鼓励:“有进步了!”“读的真准!”“真了不起!”)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生齐:好!
师:老师要试试咱们二(1)班的小朋友反应是不是很快。老师说这个字的偏旁,同学们快速说出这个字。
(禾字旁——科。提手旁——拴。走之儿——逗。反犬旁——猜。女字旁——始,教师纠正“始”读音。)
师:请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比一比。(师指名一男一女)
师:老师发现这一课的生字第一声特别多,女同学读第一声 ,剩下的男同学读,行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
师:生字朋友又交了新朋友。指名一生读。(课件出示:开始 逗人 病床 拴着 科利亚 呆呆地 猜出来 叽叽喳喳)
师:这一课有两个好听的外国名字,跟老师学一学。(科利亚 米莎)
再指名读。(再次纠正“拴”的读音。)
师:“拴着”一词特别难读,咱们把它放回句子中读一读,可能会好些。
(课件出示: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学习生字词语的方式很多,词中学字,句中学词。)
学生自由读,齐读, 分组读、师生共读。
分组读后,有一生指出:“好象”的“象”应加个单人旁。
师:我发现这个同学真的了不起。非常抱歉,老师打错了一个字。非常感谢你。其他小朋友不要像老师把字弄错了。
(错误是难免的,勇于承认错误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生字学会了,现在我们来读课文,就应该读得更加正确流利了。
生:是。
师:再把书拿起,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①:很关心同学。(读了一遍你就知道了。)
生②:科利亚病了,米莎想出来的招,用气球来问候科利亚。
生③:要助人为乐。
生④:科利亚真的很孤单。
师: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么多。
师范读课文1、2两段。
师:听了老师刚才的朗读,你觉得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①:很悲伤的。
生②:很难过的。
生③:他觉得很没意思。
生④:科利亚此时觉得孤单。(插播音乐)
生⑤:他觉得科利亚应该很悲伤。
生⑥:我觉得科利亚应该很悲伤。
生⑦:我觉得科利亚很孤单。
师:你生病的时候,也觉得这么没意思吗?
生①:不开心,没人来陪他玩。
师:此时,他觉得躺在病床上真没意思,很孤单。
(教师板书:真没意思)

师:那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学生试着读。
师:“真没意思”,课文哪几段写了?
生:1、2段。
学生再试着读。
指名生①读。
师:我已经感受到了科利亚很孤独。
生②读(一生评议,强调“病床”读音。)
(在学生通读,教师范读,学生音乐声中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捕捉最能反映科利亚“真没意思”的句子,段落进行领悟,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层层推进,读得有层次。)
师:能不能安静地读读?
生③读。
5、课件出示句子: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了。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引读第三段,学生自由读。
师:现在你知道了吗?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①:米莎送给他的。
生②:是米莎想的招。(师:这一招真好。)
生③:是米莎想的办法。
生④:是同学们一起用钱买来,送给他的。
师:同学们除了让科利亚看到气球以外,有话要说吗?
生①:想让科利亚的病快点好,可以在操场上一起嬉戏。
生②:想和科利亚一起读书、学习。
生③:想让科利亚的病马上就好。
生④:科利亚,我真想你。
生⑤:这是同学们对科利亚的爱。
生⑥:让科利亚的心情好一些。(师:让科利亚感到不再没意思。)
读4、5两段,感悟“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师:此时科利亚看到气球,他的心情——
生①:一下子好了许多。
生②、生③重复生①的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学生齐读句子。
师:他看着这个可爱的气球——(课件出示)
生齐读: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谁能把科利亚这时的心情通过读告诉大家?
指名三人读句子。
三、四组学生读句子。
师:我看到他笑了,我看到他也笑了。
(教师的鼓励,使学生真正成为文本的主人,文章的角色。)
师:是呀,笑了。米莎他们是通过气球去问候科利亚的。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想出什么招?跟同桌商量一下。
指名回答。
生①:我用消防车的梯子爬上去看科利亚。(要小心)
生②:我乘坐热气球上去,对他说:“科利亚很快点好。”
生③:我用风筝,写上“科利亚,你的病好多了吗?”
生④同生③。
生⑤:飞机飞上比房子高,然后降落伞“啪”一声跳下来。
生⑥:用许多泡泡,绑着一束花,卡上写上“祝你早日康复。”
生⑦:我用纸飞机,写上“你好多了吗?”飞进窗内。
生⑧:用弓箭。
生⑨:用气球。
生⑩:你的病有没有好?生11:你的病快点好。
(孩子们的想法是幼稚的,天真的,但又是可爱的,充满爱心的。)
四、巩固生字,深化主题。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是科利亚的好同学,科利亚有你们这么好的同学,真是太幸福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齐读课题。当时科利亚觉得真没意思。后来,同伴来看他了,高兴地(板书:笑了)。
窗前的气球代表同学们去问候科利亚。我们拿起书,再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读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叫——科利亚。他在窗户前看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的祝福。
2、学写生字“亚”“户”
师:接下来我们写“亚”和“户”,就记住了科利亚,记住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一份关爱。
指导写字。
亚:把“亚”字写好,你有什么办法?
指名回答,看老师范写,书空。
户:写时要特别注意点落在竖中线。书空。
学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作业展评。
(真是实在的写字教学。我们每一位低段老师应向他学习,脚踏实地地抓好写字教学。)
3、最后,我们来念一首小诗,祝愿科利亚早日康复。(课件出示)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密,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谁和谁好?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去。




(bs178.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点评]:
语文课堂应紧紧抓住语文的本质特性,追求语文味,徐老师的这堂课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借鉴。
1、生字新词的教学扎实有效。从自由认读生字、游戏“说偏旁猜字谜”、词中学
字、句中学词到后面的“”亚“户”两个字的书写,一直都遵循着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在本节课,教师从
细节入手,“读书姿势要正确”、“声音要响亮”、“读音要正确”,从点点滴滴抓起,切实提高学生的读书习惯。
3、以课文为引子,创设了生本、师生、生生对话的一系列对话过程。初读课文,
多元对话。尽量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没有受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说出来。品读课文,倾心对话。多种形式学课文,尽量带学生进入角色,想象病中的科利亚的心情,体会同学对科利亚的问候、关切之情。引导想象,补充对话。科利亚的同学是通过气球问候他的,如果是你,你会想出什么办法?以此把对话引向深入,感悟同学间应相互关爱。

但是,纵观本堂课,教学流程虽然比较流畅,但总觉得对文本的研读还停留于比较表面的层次,提出两点斟酌之处:
1、在本堂课中,很多同学的问题回答都是短语式的,虽说这种短语在生活中、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但是在低段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完整话、说规范话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遗憾的是徐老师对学生的不够规范的回答不够重视,没有加以引导。
2、听了徐老师的课,不禁使我想起这几句话:“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到哪个点,学生才能到哪个点。”“浮在文本表面的是信息,沉下去的是知识,是积淀。”“学语文,要沉入文本,不能浮在上面,不能滑过去,要沉下去,要钻下去,甚至一个猛子扎下去。”回顾这堂课,感觉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文本的加工还不够匠心独具,如:米莎他们是通过气球去问候科利亚的。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想出什么招?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对本本进行拓展,发挥学生不的想象,可学生在拓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到达科利亚的病房,而恰恰忽视了文本的内涵,文本中洋溢出浓浓的关爱之情。更何况学生所想出的很多招,都是违背文本的、危险的,因为科利亚所得的是传染病。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凸显,平等中首席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感悟:
语文教学要进入文化层次,使语文教学洋溢浓浓的文化气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在课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熏陶成有情有趣、有思有想,有笑有泪,有着独特文化品位、有气质的“性情中人”。
(bs178.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气球   生字   课文   没意思   课件   文本   同学   老师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