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动物的克隆 B.有性繁殖 C.植物的克隆 D.克隆是什么

  2.第二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正常的'作用是( )

  A.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C.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朴实的特点。

  D.还可能有其它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灵活的特点。

  3.第三段文字引用孙悟空的故事的用意是( )

  A.表明我国关于克隆的设想在世界上是很早的。

  B.表明文章是按照由植物到动物的顺序来介绍的。

  C.生动形象地说名了克隆的含义,增添说明的趣味性。

  D.深入准确地介绍克隆的知识,增添说明的神秘性。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是( )

  A.引用,体现无性繁殖的普遍性,消除读者的困惑。

  B.引用,把高深的科学知识直接明白地介绍出来。

  C.举例子,体现有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说明顺序。

  D.举例子,以常见的无性繁殖现象作为文章的开头,通俗易懂。

  5.文中使用了英语和希腊文,其作用是( )

  A.使得文章形式多样,富有文采。

  B.说明克隆的普遍性。

  C.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词意。

  D.突出克隆的研究价值。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希腊文   切成   受精卵   生物体   胚胎   后代   奇妙   细胞   个体   语言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