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活动《空气》反思

        无处不在的空气,在幼儿眼中蕴含着许多“小秘密”,而科学对于幼儿来讲,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觉得好奇的现象,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我们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老师给以启发和帮助,使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在有趣的活动中,揭开身边的科学秘密,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让探索的乐趣存在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却用错误的教育观念剥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成了这节课最大的弊病,这的确值得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我想幼儿期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他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更确切的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幼儿的发展才是教师最该关注的主体,而非灌输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出层次性。科学活动的目标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幼儿一般发展水平来确定,它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而非像本次活动目标一样,空洞、宽泛,确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分层次。然后根据目标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幼儿探索和操作的内容。这里的分层次可以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使个年龄的幼儿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多中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让幼儿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   应分   层次   幼儿   空气   秘密   目标   操作   发现   教师   科学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