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先学”的思考

听了几节名师讲的课,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又有了一些更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从操作层面看,我很赞同“不仅仅只是学生先学,更重要的是老师先学”这一观点。尤其对备课来说,老师对文本教材的先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着课堂上对学生的“导”。简单地说,要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老师通过自己的“先学”可以有个大概的了解,甚至是心中有数。要不然,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意外弄得手足无措,又怎能“顺学而导”呢?
  另外,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过程的调控也是很有实际意义一件事。假如老师只是布置预习要求而没有检查、指导,那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这样的预习流于形式。对没有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或许在课堂上指导预习在开始阶段应该是比较有效的。因为是在课堂上,对预习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调控,老师都比较方便操作。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想自己将抓住备课和让学生学会预习两方面努力探索,把“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老师   流于形式   心中有数   手足无措   突如其来   名师   过程   操作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