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动物》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多样的动物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面的学习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探究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特征。虽然学生对于观察动物的方法已经掌握,当然我还是对于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过程动物的过程中从哪些方面进行,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这一点虽然学生比较熟悉,如果不提醒的话,学生就有可能忘却。学生的进行观察实验的实验提示是必须的。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经常的进行提醒,这样学生按照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观察记录的习惯。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小组学生携带的动物不同。我将它们分为鱼类组,乌龟组。由于没有学生携带青蛙,蟾蜍。我于是我准备的青蛙蟾蜍的标本交给这个小组进行观察。

  在安排个小组的任务后,各个小组分别进行观察自己携带的`动物。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记录。学生进行学习观察需要进行分工。这样能够更好的锻炼他们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这个小组合作分工的工作,在实验前一定让学生进行,这样能够使学生准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样去干。

  在各个小组进行观察的时候,有的小组观察的快,就指导学生特别是记录的学生,讲自己的全组的发现进行记录,这样学生能够进行查缺补漏,而且真正达到了学生的发现的资源共享。我想这样一步是在学生学习,观察,实验结束后必须的,这样通过分享发现,分析现象,得出全组的结论。这样回报才是全组的结论。,才据有代表性。

  关于学生进行回报,只要学生发现的合理,就予以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动物   蟾蜍   鱼类   青蛙   结论   小组   发现   孩子   方法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