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在中学开设的所有学科中,信息技术课最能体现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迈进,信息技术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向前发展。硬件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软件产品飞速地推陈出新,然而学校的软硬件配置与升级及教材的内容是永远也赶不上市场变化的,这给信息技术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学校落后的软硬件配置,有些学生会说:“都什么时代了,还给我们用这些破机器,比我们家的差远了”。“这种软件的高版本都出来了,我们为什么还学这种低版本的呢?”许多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落后,学会了也没有应用之处,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勉强学。刚开始时,我没有认清这点,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虽说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材上也实事求是地做了些贴近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相应变化和交代,但对一些同学最终还是使用了一些老师的权威和传统的法宝才完成了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师该如何去做呢?经过一番摸索,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换了个角度去面对这些实际情况,最终这一切都成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我首先肯定了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发展迅猛,不可能象其它传统学科那样内容相对完整固定;其次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为了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讲清无论计算机硬件如何发展,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变化是不会太大的,软件无论怎样升级换代,但软硬件环境、操作方法在许多地方都是有承传性的,新旧之间的兼容性是肯定的,并且肯定一切升级换代都会以人为本,都会向着更便利于人们操作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问题:“许多同学家里有比学校机房配置高的计算机,安装了比我们这里更高版本的软件,你肯定已多次使用过了,现在再回头来看看它们的旧版本,你能否发现这些硬件、软件低版本不便之处在哪?何处有升级之需?新的升级版本解决这个问题了么?要是让你来设计新的升级版本,你又会怎样做?……”等等这样的问题去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操作的训练的同时从较高的着眼点教学。比如对应用软件的教学,我并不只以教会学生学习使用该种软件的操作方法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遇到一种新软件时该如何去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时怎样通过看软件环境自带的帮助系统,怎样去提出问题并自己查阅书籍来解决.以此来综合训练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都会   信息技术   软硬件   学科   落后   版本   学校   内容   学生   信息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