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学生的“窃窃私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应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有时哪怕是学生的窃窃私语不宜忽视、放过。
    我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的是初中技巧――头手倒立,当时老师正按自己的教案有条不紊的先进行动作的讲解示范。讲到倒立成功后身体重心在地面上的投影应该*近手时,我听到底下有一个很底的声音,循声望去,仔细听着,原来有一位同学不停地说着:“*近头、头……”老师做完动作后起立时,那位同学还没有停止,可老师就是没在意,在重新组织一下,分组后,又开始下面的教学。
    课后,那个同学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我想:教材中为什么说,力的作用点应*近手,而不*近头 于是,我进一步探究后发现:力的作用点只所以*近手,是因为手所能承受的力要比头所能承受的力要大的多。如果力的作用点*近头,那么支撑的时间就会缩短或长时间支撑容易造颈部损伤。
    我觉得这执教的老师如果在意了那位同学的窃窃私语,并将两个种动作做法做一比较。在讲清两种动作产生的不同效果的基础上,找两个能完成动作且身体素质相同的同学,用两种不同的做法进行比赛,并利用结果加以引导,那岂不是对本教材的教学有画龙点睛之用!
    并且,我认为,如果老师在意了那一窃窃私语,是不是会让学生动脑的空间更大了,是不是会将课堂真正地引向新型的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真正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现出来 答案果肯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反思   窃窃私语   学生   不容忽视   在意   做法   声音   作用   教材   动作   同学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