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师该拿教材上课还是拿教案上课?》

 初中教我们政治的是个整天不修边幅的小伙子,他看着不怎么起眼,课却讲的特别好,虽然拿着政治课本,但上课几乎没翻过,站到讲台上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非常的有条理,还把我们要记忆的内容给我们一条条的理出来,教我们如何记忆,记得当时记住的几个题一直到上大学学习邓小平理论,还特别的清晰,稍微有点提示就能完全回忆出来。当时觉得他也没什么了不起,要上五个班的课,可不就记住了,现在细想想,如果他不是用心的钻研了教材,把知识点进行了串接联系,也不可能会那么纯熟。我们现在上课也在备课,但总觉得不那么透彻深入,也达不到不拿教材的水平,其实,不在拿什么,而在你的脑子里装了些什么,是不是已经把整堂课的思路理清,把重点、难点如何突破理顺了,是不是已经熟练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已经认真备课了,可一到课堂上就不行了,觉得设计好环节却弄的一团糟,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理清思路,理顺重点、难点的突破,只是觉得这样讲可以,就觉得把课备好了,可是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他未必和你想的一样,所以还应该在备课是充分设想一下,学生会如何,我该如何,那样才会有所准备,不会因为学生的出乎意料而乱了方寸。以前讲课时我发现,自己觉得非常简单,讲的非常明白的地方往往是学生掌握的不好,因为老师只考虑自己了,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反思   教材   可能会   不修边幅   纯熟   难点   思路   记忆   重点   政治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