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知识灌输者转换成了知识的引导者。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支架式教学法所提倡的就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种学习可以达到按照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是那些接近学习者能力而又略高于他们水平的教学,在知识和能力水平高于他们的成人(课堂环境中,主要是教师)的架构帮助下,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会把人际间的知识内化,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其观点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它认为学生在某学习阶段遇到困难,经过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费厄斯坦认为,自出生起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的干预和影响,他把这些重要人物叫做“中介者”。“中介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赋予学生学会学习,处理问题的权力。而且,他提出了中介作用的十二个特征:重要性;超越当前目的;让对方明白意图;胜任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确立目标;对挑战的需求;认识变化;相信积极结果;合作;个性发展;归属感。这些特征强调了“中介”在帮助学习者发展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它们的最终的目标都是让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正是担任了“中介者”这一角色。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智力和理解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可以不断向上攀缘的支架,以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其课堂话语来实现的,因而教师话语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例如:
  中高年级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单词的背诵及用法一直都是他们英语学习比较薄弱的地方。我在教学mask、vase、pumpkin、chicken等单词时,将单词编入这样的一个故事中:Dog and Monkey are friends. They like toys. Today is Dog’s birthday. Monkey wants to buy a toy for Dog. He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There’re many toys in it. They’re masks, vases, toy pigs, and so on. But Monkey buys a toy pumpkin. The toy pumpkin can si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不仅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学生像读故事一样地感兴趣,进而也就掌握了这些生词及用法。在这里教师就为学生成功地搭建了合理的可以不断向上攀缘的支架,可以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进而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或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人对于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是以自身先前和当前的经验为基础的。这一理论应用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反思   作用   发展区   教师   学习者   英语   单词   小学英语   中介   能力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