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二 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吗?”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 、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老天爷……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 (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感悟 “半信半疑”(板书)

  4、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

  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 指名表演

  (2) 采访 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 领悟中心。

  1、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8 、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 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 “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 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2、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小节时,我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3、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教案   狐假虎威   百兽   小鹿   课文   词语   狐狸   老虎   动作   自然   教案设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