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2006年12月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公开课,课后有如下反思:
思考一:成功之举
  上课之前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压力很大,课该往哪里引?是面面俱到呢?还是体现一点特色或创新?诸多问题困扰着我。这是我们数学组的各位老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帮我设计好了教学环节。决定只体现两点———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达成。于是精心设计了这两个环节。
1, 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  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第八张幻灯片中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思考二:败笔之处
1,  有些题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  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教案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   扇形   面面俱到   败笔   课后   幻灯   片中   思维   目标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