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客观题考前纠错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吃一堑长一智——客观题考前纠错。我下面将说一下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共6各方面。

  一、说教学背景

  1、首先我说一下纠错的地位和作用。

  经验就是犯错误的总和。

  ——欧洲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是在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中成长的;必要的错误,是进步的一次契机。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的一些知识性或是方法性的错误却往往会成为他的思维定势,让他一错再错。所以我们必须要纠错,对学生错误概念错误思路进行修正。

  纠错就要利用纠错本这一工具,纠错本,顾名思义,就是错题集,是学生把平时学习中容易犯错的试题、习题,加以梳理、归纳和总结,分析错误,并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的笔记本,目的是牢记易错点,弄清易混点,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错误的再犯。

  本节课以我校十次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为主,试卷就像一张X胶片,退却了外表的华丽,把真实还原了出来,每一个病变都会很清晰地显影出来。

  其次,我说一下客观题对我校学生的重要性。客观题48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只是他们的半壁江山,而对于我们很多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

  2、说学生

  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到了临近高考,但是很多同学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解题能力也有限,在以前试卷讲评过程中,情绪容易激动,在得分的欢呼和失分的哀叹中,听课效果并不好。虽然,对于纠错本一再强调如何运用,但是执行过程大打折扣。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修正错误知识、方法

  ②能力目标:提高解答客观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迎接高考的自信心

  4、说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1:分类总结归纳错题

  确立理由:在这十次的试卷中,学生就有在同一个知识点、同一种类型的题上犯错,通过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重点2:通过归类,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对以后做题的启示

  确立理由:总结归类,就是为了对学生总结启示,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②难点:通过归类,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对以后做题的启示

  确立理由:学生往往是错一道题,改一道题,没有做到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修正错误知识、

  ②能力目标:提高解答客观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迎接高考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1:分类总结归纳错题

  确立理由:在这十次的试卷中,学生就有在同一个知识点、同一种类型的题上犯错,通过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重点2:通过归类,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对以后做题的启示

  确立理由:总结归类,就是为了对学生总结启示,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②难点:通过归类,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对以后做题的启示

  确立理由:学生往往是错一道题,改一道题,没有做到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教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改精神,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也体现课改的精神。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

  1.探究讨论法

  这体现新课改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

  2.案例分析法

  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投影仪直观演示法

  4.教具准备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

  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先让同学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同学们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试卷中自己的个性的问题(包括知识、方法等),和同学进行讨论解决,最后组长汇总本组中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

  2、分组展示:(20分钟)

  请每组代表就本组具有共性的错题用投影仪进行展示,并指出错在哪里,对其他同学有哪些警示作用。

  3、综合归类:(5分钟)

  课课堂小结,请同学把同学们出现的知识性和方法性的共性错误进行总结归类,同学总结不全的,其他同学补充,可以把课堂内容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4、总结启示:(10分钟)

  学生的总结可能是很表面的,所以再由教师全面深入总结启示,让学生真正掌握客观题答题方法。

  一、不认真阅读题干材料,凭感觉做题

  政治试题绝大部分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材料主要说什么,必须读懂,阅读题干材料,找出中心思想,这是正确做出选择的前提。但是这一步往往被同学忽略,一般表现为审题时跳跃阅读,粗心大意,漏下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只凭感觉做题,导致审题不清,从而影响答题的正确率。

  在复习和备考中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具体方法是:认真分析导语、题干所给材料,准确、全面、深刻、有效地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

  (1)准确。就是要把握材料的特定内容,不要将材料所反映的事实与其它事实混淆而产生误读,也不要把材料没有反映的事实想当然地添加进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一些看起来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

  (2)全面。就是要完整地把握材料,不仅要把握显性信息,而且还要适度、全面地挖掘隐含信息,反对只从部分的、片面的材料出发。

  (3)深刻。就是要透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抓住更根本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选题肢更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才能从诸多与题意相关的题肢中选出最佳。

  (4)有效。就是要在准确试题要求的基础上,提取对答题有价值的信息,排除于解题无关的干扰信息。

  二、不明确设问范围方向,随意引申

  该类错误一般表现为:①不明题干设问的知识要求范围;②没有审清行为主体;③不明确试题的设问方式;④不顾题干设问限制,主观上随意引申。

  对选择题的审题来说,审查题干设问非常重要,审题干设问的基本方法是:①审知识范围,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如“范围关键词”: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政治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如措施、制度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启示等。②审行为主体,明确该题考查的主要对象。③审设问方式,弄清设问的规定性和选择方向,如考查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正向还是方向选择等。

  三、不仔细审题肢,抓阄选择

  此类错误大都是以下几种表现:① 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记得或不能正确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②心理素质差,缺乏耐心继续审读,就胡乱从中抓阄一个作为答案;③ 不懂审题肢审读方法,或者只知道用排除法,在做题时只知道先排除错误项,剩下两个正确项时,结果误选。

  减少类似错误,我们要学会审题肢的方法:

  (1)直选法:适用于相当容易且有把握的题目。依靠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从诸多题肢中选出符合题意的题肢,这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排除法:关于排除法要坚持的十个原则:

  ①表述错误者不选;②正误混杂者不选;

  ③范围不符者不选;④以偏概全者不选;

  ⑤间接联系者不选;⑥题干不符者不选;

  ⑦同义反复者不选;⑧因果相悖者不选;

  ⑨过激性言论者慎选;⑩逆向选择正不选。

  (3)推测法:(针对组合选项题)题目材料所涉及的知识,如果有时不能全面准确地加以把握,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根据已有的确定知识,在定一项绝对正确的选项和绝对错误的选项的同时,借助项目给出的组合序列,运用逻辑思维,推测出正确答案。如在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中,能确定①应入选,②不应入选,但无法确定③④,则可先排除不含①的选肢,保留含①但不含②的选肢,然后再做分析。

  (4)比较法:在有多个题肢都与题干存在一定关联的情况下,根据全面性、深刻性原则,通过比较选出最佳选项。

  四、不审干肢关系,盲目选择

  没有弄清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关系,诸如因果关系、个性与共性关系、判断和阐释关系、条件关系等,从而出现类似错误。

  1、紧紧抓住关系词,准确把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干肢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因果关系、个性与共性关系、判断与阐释关系,条件关系等。

  (1)因果关系类选择题的关键词有“因为”、“由于”、“之所以”等。主要四题干材料提供结果,要求题肢提供原因;也由题干提供原因,要求题肢提供尽可能出现的结果。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把握题干和题肢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其次,要区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两类原因共存时应选前者。再次还要辨别排除因果倒置的选项。

  (2)个性与共性关系选择题的关系词有“表明”、“说明”等。主要是题干提供某个选项现象(个性),要求体制归纳、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共性)。或者由题干规定本质和规律,要求题肢提供反映这一本质或规律的现象、事例。解答这类题时,要排除三类题肢: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以偏概全者;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

  (3)判断和阐释关系选择题的关系词有“是”、“有”、“是指”等,在题干中留填空的选择题也属于此种类型关系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主要由题干指定思维对象(现象、事实、概念或观点),要求题肢对其作出评价、判断,或进行阐释。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及准确、理解透彻;同时,解题时要注意在试题具体情景中考查思维对象,因此要求考生具有知识迁移能力。

  2、认真审清干肢关系,坚持“以干取肢“的原则。也就是以题干的规定为准绳,对保留下来的“正确”题肢,逐一分析,进一步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选出最能与题干挂钩的“选项”。

  除此以外,审题、记住题干,防止漏读、错读,对于选项把握程度不同的试题,要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检查时要有的放矢。每记住五道选择题的答案涂一次卡,防止漏涂、错涂,避免无谓的失分。

  选择题的成绩是综合卷高考成败的关键,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科学的临场发挥技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5、学以致用:

  通过习题,检验学生对以上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巩固这些方法。

  1、网民在一些词前面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等,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 ”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 ”现象的出现表明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019广东)十一届全国人大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2019北京)北京某区政府把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为每个网格配备若干工作人员。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路(社会管理网络)、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了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举措有助于

  ①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②提升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

  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19北京)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接连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成功举办这两次盛会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政治制度能够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④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布置作业

  对十次考试中,失分严重的主观题进行分类归纳。

  五、说板书设计

  (略)

  六、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我是根据我校学生实际,采用活动探究和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教案   说课稿   高中说课稿   高中说课稿范文   设问   选择题   考前   客观   错误   原因   能力   关系   材料   方法   知识   学生   高中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