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说课稿:华南虎

  《华南虎》说课稿

  各位教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南虎》,这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首诗歌.

  新课标对诗歌有以下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伤口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是一个以动物为话题的一个单元,共有五篇文章,《华南虎》安排在第三篇,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牛汉写作这首诗时是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干校从事强制性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办法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这与作者当时的境遇何其相似.当时,那老虎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的强烈震撼,于是回到干校写了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本诗情感丰富,很有暴发力,非常适合朗读,所以在确定教学方法中,我将采取多种新闻记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美.

  本单元的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认识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着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华南虎》中华南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冷酷现实的反抗,也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这是本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定中,不可少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认识生命的平等,第一个人都应保护动物,珍视生命.

  本诗文辞优美,含义深刻,通过多种新闻记者及情感的体验,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确定下,我把背诵《华南虎》定为目标之一.

  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和话题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安排了两个拓展训练,为老师找的一幅画根据课文来仿写一首诗,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查询相关其他动物的生存状况,有图,最好配上文字说明.

  由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2.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联系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背诵课文.

  2.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把握全诗主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学着写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收集动物资料,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

  我准备把以下两点确定为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收集动物资料,激发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

  3.品诗后根据图画来仿写诗歌.

  确定以上几个重点的原因是: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而这段历史与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即使在了解了历史的基础,也比较难以理解一个充满作者情感的华南虎形象,以及他的象征意义.如何突破这个重点,难点,是关键.这直接影响我们收集资料,仿诗的效果."阅读是走向文字内心的桥梁."初一下期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新闻记者训练及情感阅读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的情感非常炽热,而初一的孩子心思仍然相对可爱,诗中老虎的遭遇会引发他们的同情心.针对这些特点,本课尝试先通过听读欣赏,激发情感,然后自读初探,整体感知诗中的众多形象:"华南虎"观众"我".然后集中力量,在了解写作背景和象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语句,反复诵读品味,深入分析诗歌塑造的华南虎形象,学习欣赏诗歌的意想,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得到美好人格的熏陶.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收集动物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及创造性地制作资料,是现行教育中拓宽课本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目标的突破需要两方面来进行突破.其一,结合文章内容,激情是给后面的进一步搜集资料作好情感基础;其二,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及再创造资料是,老师要作好指导工作.这是这一目标达到的关键.

  我把拓展训练布置为学生收集资料,主要是针对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好感.引导学生查资料,关爱生命,爱护动物.

  针对学生的表现欲及竞争意识,要求大家写诗,并且要大家写好后大声地读读,展现自己的风采,潜意识中提升同学们的竞争机制.

  我将采用的教法及教学手段:

  1.情景熏陶法:《新课标》中要求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深入理解课文,熏陶法创设了情感基础;其次,本诗本就是一篇情感很丰富的文章,所以让教师范读触动学生,让他们的感情自然流露,领悟文字的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2.阅读法."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采取多种阅读相结合,一方面本文的情感丰富,画面鲜明,很适合于阅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阅读,领悟,教师再点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

  3.换位法.这是针对作者写作时的政治背景学生生活经历缺乏而选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理解,还得对他们进行思维的引导.让孩子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去体会文章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4.这三种教与学方法的选择,都重在情字上下功夫,这是本文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

  5.本文教学,我选择了课件,还将采用幻灯片展示图画.课文引入部分展示学生查资料得到的许多的老虎的图片及许多成语,是对后面的学生拓展学习查资料作一个示范的作用,作一个汇报式的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

  (一)导入设计:

  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图片.(展示图片及成语)

  师: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震憾着人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吧.

  第二步:

  1.范读激情

  2.自读感知,初探形象

  通过学生的自读,探求"华南虎,观众,我"的形象.我设计了二个自读要求.

  1)诗人笔人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2)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 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第三步:

  背景介绍,讨论诗歌象征意义.

  结合作者写诗的背景,小组合作,讨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象征意义:

  "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

  "华南虎":威严,高傲,向往自由,勇于抗争,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我":在结南虎不羁个性的召唤下,诗人有着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第四步:

  激发学生情感,配诗.

  师:谁铰了华南虎,谁关了华南虎,谁在那里呵斥,谁在那里丢石头 是谁 对,是人.作者在华南虎身上看到的是不屈的灵魂,而我们是否也看到了人类对动物朋友的残害呢 同学们,拿起你的笔,也像我们作者一样,为这些小动物们谱写一曲吧.

  第五步:

  课外拓展.

  搜集动物资料,下节课展示.

  六,板书说明:(略)

  七,结语:

  华南虎是三个形象的中心,有不屈的灵魂唤起了我的意识,却摒弃了丑陋的观众,而作为现代社会的我们,做的只有珍爱动物.

  我的说课就到此告一个段落,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教案   说课稿   初中说课稿   初中说课稿范文   华南虎   课文   老虎   诗歌   初中语文   形象   动物   生命   情感   学生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