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

  在《你一定会听见的》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热烈的局面,没有激昂的话语,偶有“出彩”的发言,但极少有“此起彼伏”的态势,地道是在预设的教学环节中恬静地度过的。

  这样一节没有十足地动起来、热闹起来的语文课,算得上胜利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在接下来对教学过程的回放和论述,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思索和回答。

  在导入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先让同学静静地聆听自身周围常有却往往被忽略的声音(比方呼吸声,心跳声等)。然后播放课文开头三段提和的三种细微得几乎可以忽略的声音的图片,引发同学考虑:你听见了吗?以此激活同学的生活体验,进入本课学习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只需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想。

  接下来是同学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同学通过自读初步感知文意,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教师通过预设几个问题“听什么——为什么听——如何听”,以一个最简单自然的考虑逻辑,顺利地协助同学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最后是拓展延伸局部。同学通过做声音游戏,体验声音的微妙。游戏很简单,同学把玻璃纸揉成一团,然后侧耳聆听玻璃纸缓缓舒展的声音,并充沛发挥自身的想象,然后写下自身听到的声音和获得的感受。这个过程,教室里只有玻璃纸舒展时发出的“嚓——嚓”声,以和“沙——沙”的写字声。

  40分钟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结束了。上完这节课,我心中没有太多的激动,但同学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想,静静地写的那种专注的神情却在我的脑海里不时地重现,挥之不去。我不敢说这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但我相信,这是一节真真实实、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同学学会了品味语言,学会了用心倾听,学会了表达自身的感受,这就达到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结合备课,我悟出了,平淡的课堂更需要精心的设计,才不至于教学内容空洞,课堂沉闷乏味。平淡的课堂需要一条贯穿始终的引导同学的主线,教师在课堂上才干从容不迫地充任引导者,真个教学过程才干非常流畅地完成,最终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条主线的设计还要注重启发同学的思维,激活同学的感受。这样,课堂平淡的背后有了同学思维火花的喷发,内心热情的燃烧,平淡的课堂才不至于枯燥。在《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中,我用“你听见了吗——你一定会听见的——我听见了……”这条主线,把三个教学步骤紧密地连缀起来,在这条主线的牵引下,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平平淡淡也是真”,是我反思《你一定会听见的》后得到的最真切的感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这样上,有些课该热烈的时候还得热烈,该激昂的时候还得激昂,但在热烈与激昂之后,我们同样必需反思,同学在热烈与激昂中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玻璃纸   语文课   才干   激昂   主线   课堂   平淡   热烈   声音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