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科素养》讲座后的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使自身具备以下学科素养:

  一、丰厚全面的文化底蕴

  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要是一个勤奋的人,要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学校的学生多,学校给教师安排的活动,作业的批改也很多,各种各样的检查也多,教师一天下来确实也很疲劳,也没有心情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的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不是这样,这可能与自身的成长有关。鲁迅说的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想把语文教好不容易。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读书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扎实过硬的语言功夫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要有逻辑性。

  三、善于用“情”育人

  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一个善于用“ 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语文中的情感的贯穿,始终想着语文中的情感的育人,始终想着心中寄情的孩子,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培育,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以情培育人。

  四、敏捷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的师德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素质,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然后才能教育好学生。记得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样几句话:教育是事业,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魅力。我们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用我们良好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素养   学科   语文教师   师德   讲座   技能   语言   教师   小学   情感   文化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