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反思范文

  《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中的一个主题。

  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热烈。为了上好这节课,教师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难看出,教师授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意识到如何认识身边的事物,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自主学习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所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东西,这才是学生终身发展的真正的需要。

  设计之初,想借此节课来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但他们毕竟都还是小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可能很多都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认识上,而家乡深厚的文华底蕴,该怎么让孩子们感知到呢?无疑,活动是最佳的方式。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是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串联起来的。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从介绍自己的`家乡到写名信卡,到制作家乡手册,以及之后成果展示,都是以孩子们自主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当然,要上好这节课,可以说功在课外,因为对于家乡的任何一个信息的介绍,是建立在孩子们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其说,这节课表面上看是四十分钟,实际上从孩子们搜集资料到整理资料,花费的时间足足有一周。这样充足准备的一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展示课。

  其中体现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两点:

  1、找准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加深了解并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调查;能大胆地向别人介绍家乡的某些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中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营造一种思乡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是写名信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例子、学生熟知的家乡环境,再到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最后到动手制作,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然后是制作家乡手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一起制作家乡手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最后是成果展示,总结环节对课堂教学进行情感升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教育学生立志为家乡做贡献。

  2、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活动,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中“写名信卡、制作家乡手册”这些活动,教者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动手设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个兴奋点。

  首先,教者选择以“ 写名信卡”的内容安排作为范例,指导学生选择具体内容的要求:

  (1)能否突出“中国灯饰之都”的风采 ?

  (2)怎样体现环境优美,是中外商投资和发展经济贸易合作的理想宝地?

  为下面的“学生评价”提供了内容与标准。为了达到要求,教者把学生带到了古镇灯饰博物馆参观了,让学生对古镇最大的亮点有了更深的了解,让学生设计起来不至于模糊。

  然后,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收获与快乐。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给出“搜集家乡行资料”表,让各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再通过合作完成设计任务,设计科学合理。同样,在“制作家乡手册”活动中,教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巡视过程中给学生以信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给他们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节课之后,孩子们对于家乡不仅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热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真情实感、用心体会”感觉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有点表面化,因此还有些缺乏说服力,这样感觉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将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是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上好   古镇   家乡   小组   自主   手册   教师   情感   学生   资料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