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了解自我可以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明确方向,因此说,让高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又是非常有必要的。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

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

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

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3、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

4、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

5、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6.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

7、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8、对异性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为稳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如处理不好,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

9、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初中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10、对职业的选择出现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教学相关   心理健康   文饰   学生   目的性   动机   异性   性格特征   心理特点   情绪   初中   阶段   自我   中学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