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比较经验。所以本节课就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教室中的事物比较开始。观察教室里左面的花和右边窗台上的花,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左面有6盆,右面有2盆,左面的`花比右面的多,右面的花比左面的少。)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教室里面的数学知识,原来自己的身边就有数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由于学生刚刚步入一年级不到两周,在课上我尝试让学生,老师说同学听、大家一起说、同桌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课上还努力尝试了让学生同桌之间利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动手摆三角形和圆片,使这两种图形同样多,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让学生经历“配对”活动体验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同样多很重要。对应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借助一一对应的思想可以直观理解同样多。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以上这些也是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所提倡的。变教为学追求“让没每位学生都受到关注,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将努力做到。

  1、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教材的重难点。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活动上下工夫,做好活动设计。

  4、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本节课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将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角形   数学   上册   课堂教学   同桌   数学知识   兴趣   努力   思想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