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超市的教学反思

  二期课改改变了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量过少,识字速度过慢,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的教学现状,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学生是一个有着一定认识能力且在迅速发展,提高的人。教师应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学习新知,从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主动、健康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面对自己的每一个教学对象,就必须对他们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认真估测学生既有的经验和知识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从容地在课堂上肯定学生已知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生生互动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在教师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之下,气氛活跃、和谐、融洽,教学流畅、自如,又恰到好处。

  在课堂中,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既有的识字、阅读能力不仅得到了验证,更在教师悉心的点拨、引导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进行了一次模拟超市的购物活动。在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一次超市,把购物中新认识的包装袋带来,到学校交流。教师再准备一些实物和写有物品名称的卡片,让学生模拟超市里介绍自己喜欢的食品,认一认商品名称中的字,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交流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生说话时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在这个模拟活动中,学生不仅扩大了识字量,还活学活用了课文中的'语言,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真是一举两得啊!

  由此可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发展的迅速,有时未必是教师所能够预料的。所以,充分认识每一个学生的既有知识和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确实更大程度地鼓励和推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实践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超市   课文   积极性   主体   主动   程度   能力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