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4课《画森林》的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一位画家为了画出一座真正森林而努力,可是画家所画的森林却不断枯死,在小精灵的提醒下,画家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画面,也丰富着对真正的森林的认识。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画家画森林的过程,逐步地让学生认识并感悟到真正的 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文章中的人物情感丰富,富于变化,人物语言生动,是儿童喜爱的阅读材料。

  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词句训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读中表达情感,抓住关键词句体验人物感情,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3、学习默读课文。

  4、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森林才会充满生机。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学习1-4自然段,随文学写五个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2.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一.回顾1-4自然段内容,导入新课。

  1.读课题,描述森字含义让学生初步了解森林。

  2.抽读词语。

  3.导入新课。

  二.学习5-8自然段,体验画家的`感情变化,逐步加深对真正森林的认识。

  1.轻声自读课文5-8自然段,边读边想: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画家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习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得意的感情。(板书:真正的森林)

  相机读词:显得

  3.学习第6自然段,练习分角色朗读,感悟人物语言。

  ①听录音,了解对话内容

  ②分读画家和小精灵的话,相机体会人物内心想法。

  相机读词:蘑菇

  ③分角色朗读、表演。

  4.教师描述情景,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画家很满意的情感。

  5.学习第8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又发生了什么事,画家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抓住文中句子画上的树叶,小花还有青草全被虫子吃光了,小精灵的衣服上也爬满了虫子。引导学生想象,体验。

  ③看cai.,教师激情描述,调动学生情感。

  相机读词:惊呆了

  ④体会画家的感情,指导朗读画家的话。

  6.小结。

  三.学习九、十自然段。

  1.过渡,学生交流:你想怎么帮小画家?

  2.引发学生讨论:森林里还有什么?

  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说话。

  3.学习第9自然段,抓住必须一词,结合学生课外知识初步感受森林的动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说话。

  4.引读第10自然段,想象讨论:小精灵为什么走了?

  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喜欢的段落。

  2.看视频,感受真正的森林。

  五.识写生字。

  1.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2.识记显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

  5.评价。

  板书:

  24 画森林

  真正的森林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教案   森林   生字   动植物   课文   下册   画家   感情   语言   自然   人物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