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斑纹》的教学反思

  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任何物体都有肌理,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自然界、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肌理,但对“肌理”这一词还从未接触。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触摸身边的物体,了解关于“肌理”的知识,从而诱发孩子们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拓印方式,并引导学生能用不同的拓印方法来表现肌理。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学生自主活动发挥充分,有的学生用蜡笔拓印,有的学生用铅笔拓印,有的学生用颜料拓印,还有的学生用彩笔在叶子上涂色后也拓印了出来,创造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也有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拓印方法,还有的学生颜料涂得太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更充分地观察,把示范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学生观察、探索之中,尽量避免示范带来的思维定势影响,又给学生带来可操作性的指导。相信学生能够创作出更新颖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斑纹   拓印   肌理   彩笔   定势   颜料   丰富多彩   物体   表面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