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杯琴》苏教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下)20—21页敲敲打打,编编唱唱和你知道吗

  [教材简析]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以这个为目标,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深入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然后设计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所以在教学这节活动课时,我们充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升与毫升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敲敲听听,发现杯中盛放不同量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再让学生量量填填,测试、调整发出的音,制成杯琴,然后让学生敲出乐曲并唱一唱,让他们通过实验,亲自感受、体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容量知识科学的制作杯琴,并能演奏简单的乐曲。,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简单介绍几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重点] 制作杯琴,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教学准备]筷子,不同质料的容器若干件,相同的玻璃杯7个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引入新课

  1.视频播放教师事先录制的乐曲(用杯琴敲出的音乐),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乐理知识,猜测一下是什么乐器奏出的声音。

  2.在学生猜测答案不一的情况下,教师宣布答案,学生惊讶不已。

  3.教师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乐曲

  谈话:教师刚刚学了一招,你们想看看我的表演吗?

  教师弹奏,学生听。

  谈话: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学生可能问到用的杯子是相同的吗?各装入多少水才发出这样的声音。

  4.谈话: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尝试着制作这样声音动听的杯琴呢?

  [设计说明:课前,让学生猜测出是什么乐器,学生兴趣很高,当老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对所谓的杯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外,教师的表演使这种气氛达到高潮,引发学生思考,充分这为后面杯琴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实验操作,体验琴声

  1.不同质地不同的杯子

  提出要求:先拿出质地不同的杯子,用量杯量同样多的水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发出的音是否相同。

  学生小组活动

  引导小结:不同质地的杯子倒入相同量的水,发出的音不同。

  2.质地相同的杯子等量的水

  提出要求:再拿出质地相同,大小相同的7个杯子,用量杯量同样多的水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声音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

  引导小结:相同质地的杯子倒入相同量的水,发出的声音相同。

  3.质地相同的杯子不等量的水

  在这7个杯子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再敲一敲,你们会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

  引导小结:会发现杯子里水越多,音越高

  4.提问: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学习你知道吗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5.二次合作,量量填填。

  提出要求:给杯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音阶(高或低) do re mi Fa so La ci

  学生动手操作:边敲边量,杯子里水的多少与音量高低有什么关系?把水的毫升数记录下来。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美妙的“杯琴”》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美妙的“杯琴”》教学设计谈话:水是多少毫升的杯子,敲出来的声音比较像我们音乐中的DO?你们往1号杯里倒水敲一敲,听一听,等把声音调整好以后,再倒出水量一量有多少毫升,量过以后再倒入杯中。

  谈话:再在2号杯里加水,敲出声音RE,量量2号杯加水多少毫升。照这样依次做下去,请同学们观察并且讨论,相邻的两个杯子中的水相差多少毫升,它们的音比较准确动听和谐。

  提出要求:你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杯琴的制作原理,下面就小组制作杯琴。各小组完成后,选派代表展示。。

  教师弹奏音1,2,3,4,5,6,7,学生听音后根据音的高低加水或减水。

  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做好每个杯中水有多少毫升的记录,直到把音调好。

  制作成功,分组演奏后集体合奏《小星星》。

  教师敲击杯琴,学生合唱。

  指定几人轮流敲击杯琴,学生合唱。

  三、总结:我们把这些敲出不同音的一组杯子叫做杯琴。

  [设计说明:敲敲听听环节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子倒入不同量的水,可以敲出的音也不同。还知道杯中放的水少,敲出的声音高,杯中的水多,敲出的声音低。由此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调整容器里盛放的水的多少,使敲击发出的音不同。学生初步掌握了杯琴的制作方法,并且用自己制作的杯琴来演奏,学生所学知识得到灵活运用,并且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极点。]

  四、编编唱唱,奏响欢歌

  才艺大比拼。

  赛前布置,说明比赛规则。

  小组排练。

  评选最佳才艺组,颁发奖状。

  [编编唱唱环节让学生现在不同的杯子倒入水,通过敲击了解发出音的高低,再通过调整,制成一个杯琴;先分组让学生试敲,再组织敲得好的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发表意见,评出最佳,学生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知识大储备

  提问:上完这节课,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同样发声原理的乐器

  结束语

  学生说说各自的见解

  学生可能:用的杯子是相同的,装了多少水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活动,发现音不同。

  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多,音就越高。

  学生将本小组的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把本组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

  让学生说这节课所学内容

  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体验美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埋下 伏笔。

  刚才的一次实验,学生不能把水的多少与音的高低联系起来,他们的发现只是表面的',粗浅的。所以安排第二次操作。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适当的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自编乐曲,体验快乐

  1.尝试敲出简单的乐曲。

  2.小组里一起唱一唱。

  3.小组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合作小组。

  结束语:

  学生说说各自的见解

  学生可能:用的杯子是相同的,装了多少水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活动,发现音不同。

  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少,音就越高。

  学生将本小组的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把本组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

  让学生说这节课所学内容

  播放排箫和编钟的影像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资料链接]杯琴是通过在杯子中放入一些水来决定发出的声音的。放入的水越多,发出的音就越低。相反,水越少,音就越高。做杯琴,需要八个一样的杯子,把它们排成一字形。在放杯子时,一定要保持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不会被另一个杯子而吸收。最左边的是一个满水杯子,它是基音Do,依次向左边减水,音阶应该为Do, Re,Me,Fa,Sol,La,Se。刚开始音肯定不准,这样就要调整另外七个杯子中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滴管来做加水和减水的工作。慢慢的调整好水的高低音后,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就可以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歌曲了。如果你没有7个同样的杯子,也没关系,只要用滴管少量调整。不过,不一样的杯子就不能再按照前面杯子的规律来放水了。

  教师弹奏音1、2、3、4、5、6、7,学生听音后根据音的高低加水或减水。

  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做好每个杯中水有多少毫升的记录,直到把音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同量   加水   乐曲   质地   杯子   美妙   小组   声音   发现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