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的问号》第二课时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让人充满好奇。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 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 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 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 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 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 能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情分析:

  小鸡小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课文中文字浅显,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鸡的吃食习性并不难、 只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 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创设情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和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 读懂课文,了解小鸡的吃食习惯,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能读准字音, 分清字形, 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细品, 体会感情; 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知: 在读中了解小鸡吃石子儿的原因。

  2、 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 情感: 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有主动探究动物习性的愿望。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小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动物吃食习性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 复习课文。

  教师: 一只鸭子教具, 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激趣

  1、 教师导语: 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 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 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二、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板书课题。想一想: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 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 等等)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同时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 又培养他们善思质疑的精神。]

  2、 导语: 小朋友们的问题提得真好、 但是要想答对这些问题,你们就得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去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 越仔细越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3、 导语: 怎么样,找到小鸭子要问的问题了吗? 谁来说说看? (学生各抒己见、 )结合回答,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句子: “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我们鸡没有牙, 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 帮助消化。”

  4、 朗读表演。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喜欢阅读的习惯。]

  三、 精读细品 体会感情

  1、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鸭子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 你最喜欢课文哪一段,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师的教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3、 全班交流。

  四、 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1、 引入: 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它会去干什么呢?

  2、 小组讨论,续编故事。想象小鸭子跑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教案   课时   问号   石子儿   小鸭   导语   习性   课文   小鸡   感情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