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教材版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所属单元: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我的幻灯片)第二节(多彩的背景)第三课时(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设计

  小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构成新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据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以任务驱动,树立了“两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教育思想。

  “两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节课学生基本上在教师布置的两个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探索。

  “两结合”就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与学生之间交流、教师讲解形成知识相结合。

  “一核心”就是指教师树立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把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作为核心。

  为了使学生了解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方法,能初步掌握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抓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然后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媒体设计

主题

教学内容

媒体策略

使用方式

媒体形式

作用

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电脑作品

回顾知识,激发兴趣,树立成就感

学生边操作边演示

板书课题

文字

带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书写

任务驱动

讲授新课

教师引领任务驱动(提出第1项任务)

电脑作品

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探索式学习

参照作品尝试制作

学生自学

探索发现

课件、教材、作品展览等多种媒体

给学生探索式学习提供条件

自主选择

交流整理

构建新知

网络广播

让学生展示交流其学习和思维过程

教师机监控广播某一学生

反馈小结

形成知识

分析操作要领,解决重难点

文本

请学生当老师,围绕几个问题汇报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自由选择知识点,进行演示交流

操作实践

反复领会

再次上机

自主式

交流式

合作式

操作和实践刚才探索学习和交流学习的结果,能力强的同学带动其他能力差的同学

自由选择

任务驱动

个性创造

少先队征求幻灯片作品

(第二项任务)

视频

激发学生参与制作

教师演播

学生自定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制作

独立完成

合作完成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自由选择

作品展示交流

网络广播

提供展示和表现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训练口语表达

学生演示讲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操作]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老师这里有一张空白幻灯片,怎样在上面插入艺术字呢?请一位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操作]一位学生上教师机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给全体学生。

[教师小结]真不错!大家看到,插入了艺术字以后,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再在里面放一些图片,效果又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板书课题: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功能演示学生操作过程,应用目的:①回顾知识,导入新课;②激发学生兴趣;③树立成就感。

二、任务驱动,新授教学

(一)教师引导,任务驱动

[教师操作]出示范例:“运动会.ppt”演示文稿中第一张幻灯片“小明欢迎您”,其中插有剪贴画和图片文件。

1.让学生观察欣赏,作简单评价。

2.提出任务:能不能制作一张同样效果的作品。

提示:本作品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使用了你以前在word里学过的方法,请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来自学完成任务。

(二)学生自学,探索发现

[学生操作]学生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学边做。

提示:学习方式有自己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与教师探讨、查找资料、通过课件等。

(三)交流整理,构建新知

[网络展示]通过网络演示学生作品或学生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操作]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哪个地方设计得还不够?你能帮他修改修改吗?

通过欣赏一张制作完成的幻灯片作品让学生体验情感,并初步做出简单评价;同时对学生提出一项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学习目标。

为学生自学提供一定的条件,如相关教材、“跟我学做幻灯片”的多媒体课件、作品展览等,供学生参考、探讨、交流学习。通过放手让学生探索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选择典型学生作品二例,进行重点探讨,交流关于剪贴画和图片文件插入的问题。针对学生交流情况反馈,简单任务直接让学生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引导,揭示新授部分内容。

三、反馈小结

分析操作要领,解决重难点。

[教师操作]你们的任务完成得真好!下面请你当老师,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你可以边演示边回答。

①在幻灯片中可插入哪几种图片,你会插几种图片?

②你是怎样在你的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能演示吗?

③幻灯片中的图片文件是怎么插进去的?你能给大家详细地讲一讲吗?

[教师操作]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次重述插入图片文件的过程,突出本课的难点。

围绕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归纳,通过演示讲解,突出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操作实践,反复领会

[教师操作]你认为怎样的幻灯片是有个性的?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有个性的幻灯片就是要在幻灯片中插入你喜欢的图片。下面就让我们在“运动会.ppt”演示文稿第二张上插入你喜欢的图片,把它制作成有个性的作品。

[学生操作]再次上机,修改完成“运动会.ppt”演示文稿第二张的制作,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操作和实践刚才探索学习和交流学习的结果,采用自主、交流、合作等方式,能力强的同学带动和指导其他的能力较弱的同学。

五、任务驱动,个性创造

[教师操作]提出本节课的第二项任务。广播本校少先队“征集我们的运动会”演示文稿的广告一则:

同学们,你们好!少先队大队部要举办“我们的运动会”回顾展览,我们要征集十个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一旦你的作品被我们选中,你将得到有趣的奖品,怎么样?期待你的参与。作品要以“比赛”为文件名保存在软盘上。

[学生操作]自定内容,选择要插入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提示:可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合作完成。

[网络展示]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

提示: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场面?

[学生操作]保存文件。

提示:文件名要改为“比赛”。

激发学生参与制作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个性创造的机会。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协作能力。

提供展示和表现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训练口语表达。

六、小结结束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课后,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其他主题设计成幻灯片,在下次班队活动课上向同学展示。

简单概括学习内容,提出课堂延伸要求,留下余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教案   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   幻灯   片中   幻灯片   演示   能力   操作   教师   作品   学生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