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矿物》教学反思范文

  在原小学《常识》课中,也有对岩石进行观察、描述这样的教学内容,但本课的教学则具有很大的开放度。首先,《常识》教材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岩石是教材确定的五种,而科学课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可以得到更多的观察材料,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又可以相互补充,而不是局限在教材所例举的几种;第二,《常识》教材对观察方法作了比较明确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看、刻、滴几种方法了解岩石的特征,而科学课上,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自己喜欢研究的岩石,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工具,对岩石作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岩石的探究也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放大镜、刻刀、盛水的烧杯、磁铁等工具,要求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岩石,尽可能多的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岩石特征作出记录。学生观察后的汇报真是精彩纷呈:

  “我用眼睛看,知道我的这块岩石是白色的,形状不规则的。”

  “我的岩石有花纹,里面的颗粒很细。”

  “我闻了闻,感觉有点像泥土味。”

  “我摸了一下,觉得很光滑。”

  “我舔了一下,感觉没有味道。”

  “我用小刀刻了一下,有一道痕迹。”

  “我把它放在水里,沉下去了。”

  “我用放大镜看,发现岩石里面的颗粒有的`大,有的小。”

  “我发现我的这块岩石有像玻璃一样的光泽。”

  “我的岩石是不透明的。”

  “我敲了一下,发现声音很脆。”……

  通过交流,实现了学习成果的共享,学生不仅仅了解了岩石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观察的科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放大镜   矿物   岩石   颗粒   特征   常识   常见   教材   感觉   科学   方法   学生   范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