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

  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4、应用

  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

  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

  7、小结

  8、课堂练习

  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着火点   可燃物   灭火器   事例   小结   规律   原理   人类   条件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