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新教材第四册美术教案

这个学期我上第四册的教材(二年级),那位同行有教案的,湘教版新教材欢迎贴出来大家交流。
3 猴子上树湘教版新教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湘教版新教材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湘教版新教材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
  1、课件(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课件(2):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课件(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课件(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五)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7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 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9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11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医生的道具、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铅笔、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2. 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
  3. 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
  4.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
  5. 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
  6. 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
  7. 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
  8. 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美术   小学美术   上树   泥人   速写   课件   新教材   舞蹈   动作   能力   教师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