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捐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

  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 情感目标: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算

  (1)82 + 46

  (2)18 + 23

  (3)75+ 11

  2.用竖式计算

  36 + 47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6加7等于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3加4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3。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加起;

  3.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可是有一些地区的小朋友却买不起书,所以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捐书活动,他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爱心,这边有这次捐书情况的统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

  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解决问题

  提问: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如果会,那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118+104+95=(板书)

  提问: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呢? 老师总结学生说出的不同之处,并揭示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加)

  提问:我们先不要计算,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呢?

  学生估计。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预设:

  120+100+100=320

  118+104+95

  100+100+100=300

  提问:估计好了,现在来算算,到底有多少本?好,请大家在草稿本上动手算一算。 师巡视,让学生把不同方法投影,仔细看一看,规范学生的'写法,老师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方法。

  预设:

  118+104+95 118 222

  = 222+95 +104 + 95

  = 317(本) ——— ———

  222 317

  118 118

  104 + 104

  + 95 ———

  ——— 222

  317 + 95

  ———

  317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平时计算中只要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就行,但是三位数的连加这种方法是我们这节课的新内容,你能掌握吗?下面跟着老师再一起来扮演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应用题要写单位和答,并且注意书写格式。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生答:大致看法是前两条一样,不同点三位数的计算多了一位——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第三条我们可以怎样简练的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它前一位进一)教师追问:满二十多怎么办?一定有同学会说:向前面进2。

  引导孩子说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时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生总结三位数进位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四、巩固提高

  提问:小朋友们都很棒,刚刚有说到四年级同学也进行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出示四年级小学的捐书表格),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呢?

  让学生正确列出算式,估算出结果,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学了什么呢?学了新知识,我们要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新知识才不会遗忘。

  六.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118+104+95=317(本)

  118 118

  104 + 104

  + 95 ———

  ——— 222

  317 + 95

  ———

  317

  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七.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稍显枯燥。这节课,学生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欣喜,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

  1、对于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在处理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时明显节奏有点慢,从而耽误了点时间,以致后面的解决问题没有时间处理完;

  2、对于估算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合适与否的判断,逐渐像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

  3.从旧知过渡到新知的过程中处理得不是很恰当,还有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方面要多培养。

  在以后教学中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方面,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旧知   算式   板书   加法   个位   情境   位数   优秀   数学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