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传统雕塑的衰落,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及动态雕塑、软雕塑,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面。尤其是架上雕塑《艰苦岁月》《邓小平像》及城市雕塑得到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雕塑的特点和精华。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经历、知识面的差异不同,对事物的欣赏也不同。因此,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雕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融入美术专业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现代雕塑
        2结合实例了解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特征,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雕塑艺术特征,创作思维。
教学难点:区别架上雕塑与室外大型环境雕塑的特征。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总结现代雕塑主题思想教学分析:突出学科特点,发挥视觉艺术功能,以典型作品为例,结合实际,突出思想性,艺术性,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看图中这时什么地方的雕塑?(老虎滩《群虎》)再看这是什么时期的雕塑?(《马踏匈奴》古代雕塑)比较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不同特征。引入现代雕塑
  三、讲授新课
  ㈠发展概况: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到近世宗教雕塑衰落,民间小型雕塑兴起,但未形成主流。辛亥革命前后到欧美学习,促进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中国雕塑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等方面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面。
  ㈡大型纪念碑雕塑
  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记载虎门销烟至全国解放百年革命斗争史。
  ⒉真实反映历史史实
  《收租院》采用真实场景。早期中国现代雕塑代表,充分利用写实手法,中西融合,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革命。
  ⒊架上雕塑:
  《艰苦岁月》潘鹤
  《日日夜夜》张得蒂
  《邓小平像》程允贤
  ⒋城市雕塑:⑴名人纪念性雕塑
  ⑵园林雕塑
  ⑶街景雕塑
  ⑷城标雕塑
  ㈢过程:架上雕塑与大型室外雕塑不同特征(环境置换)
  架上雕塑:学术性、探索性较强,展于小型展馆又室内欣赏功能。
  城市雕塑:有鲜明影像及演绎性、环境性,生活性相配合,对主题确立、形象设计、材料运用、体量高度都与环境密不可分。
  四、结合实际,浅谈现实环境中的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教案   美术   高中美术   人民英雄纪念碑   辛亥革命   雕塑   架上   与时俱进   中国   特征   环境   材料   艺术   城市雕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