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色彩的对比教学案

  三   年级  美术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课题

色彩的对比

课时

2课时

执笔人

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欣赏并回忆自己的经历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生讨论交流值日情形2.交流执勤员的行为规范 3、生上台演示值日动作。4、欣赏作品,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一)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对比色色卡、各类彩色纸2、学具准备:贺卡实物、图案和卡通形象资料。(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
小组讨论:“万绿从中一点红”说明了什么色彩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2、发展阶段 运用剪贴形式练习对比色配合原理,学生选用一组对比色的彩纸,其中用一张彩纸做底纸,另一张纸用来剪出各种造型。在底纸上摆放,理解造型面积的大小决定着画面的和谐程度,从而掌握对比色的配合原理。    师生交流贺卡的组成、种类、造型、设计和文字书写,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三、学习体验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五、课堂小结1、谈收获2、课后拓展 教学参考资料:

色彩太多了如果一一匹配分析也不现实,如果色彩只有256种那么也就没有色彩的烦恼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从色调、明暗、饱和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这样色彩的对比就会显得比较的容易理解了。首先来解释这三个关键词:色调,指每种色彩独特的性质。比如红、黄蓝,也就是一种色彩的基调。比如“酒红色”就是红色调的怎么也能把他划到绿色与蓝色上。明暗这个很清楚,就是指色彩的深浅之分。换句话说,就是晚上与白天看同样一个色彩,其色彩的明暗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所反应的光线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或者这样解释,在一种色彩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黑色那么这个色彩的明暗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饱和度,就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是亮度。这个饱和度很有意思,他的特性有时会与色调与明暗之间变得很模糊不太容易分辨。

解释了三个关键词,下面要讲的是什么样的对比是可性的。我们都明白配色时需要有对比不然就不好看。但是很多时间大家都不明白怎么样对比才是可行的。其实我们只要注意避开“灰”“邪”的配色就可以了。什么叫“灰”呢,就是对比性太差,没有精神,显得灰、脏。那什么叫“邪”呢,就是指对比极度的不和谐,有点针眼,让人很不舒服。

如何避开呢,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只要寻求色彩、明暗、饱和度三者之间有一个是统一的。这样的色彩对比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示来直观的感觉一下。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布置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今天我值日1、人物动态线2、描绘场景3、涂色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知识,让学生学会区分色彩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不同效果,以及在生活中这两组不同对比色是怎么样运用的。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并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还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思考、学习、游戏、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色彩的对比关系。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收获不只是完成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此会用审美的眼光感知身边的色彩,并有意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教案   美术   小学美术   补色   色彩   比色   饱和度   作业   色相   色调   师生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