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编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情境,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利用课文,提高学生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悠扬动听、赞叹不已、泪水涟涟”等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教学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忙碌,是主动学习的最好的诠释。而主动学习的平台需要教师去随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师去精心营造。】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1、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

  1、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朗读《编钟赋》

  编钟赋

  历史的浓烟淡了

  淡化为氤氲的白烟袅袅

  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

  一缕民族的精魂

  从土地里

  掘起永恒

  时光静默流逝

  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

  ……敲……

  响了龙的信念

  直了龙的脊梁

  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

  古城踏歌起舞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编钟   节目单   解说员   提纲   课文   下册   情境   神奇   能力   价值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