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 恢弘气势) ( 惟妙惟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板书   兵马俑   课时   神态   文中   小组   作用   动作   自然   类型   学生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